《山西密码》|| 辛亥举义,北方诸省山西率先



又一个高峰:民国山西

清末,山西迎来了历史的第二个高峰,这就是民国。其开端始于辛亥革命,一直到建国。如同盛世之后,就是一个短暂的大分裂,民国终于如此。自宋代以来,国家一直是大一统,少有大分裂,山西再无这种趁乱割据的机会。不曾想,时间熬到清末民国,这种机会在揆隔950年后,居然再次出现了。真是想不到啊。正应了一首老歌唱的:嗨拉拉拉拉,嗨拉拉,天上出彩霞呀,地上开红花呀 。(后来百度才知歌曲名《全世界人民团结紧》)

山西辛亥革命


狄村如今是小店区的城中村,距离我的居住地,近在咫尺。最著名的建南汽车站就位于此地。平时客流量很大,行人们大概很少知晓这里在103年前发生过惊天动地的事情。


1911年10月夜,驻扎于此的新军85标1000余人首先出发,在经过附近的东岗村第三营军营(今陆军第264医院)时,又有部分官兵加盟。而后新军秘密集中于新南门(今五一广场附近)吊桥附近,等到拂晓城门洞开,突然一拥而进,一路首先占领军械库;另一路直奔旗兵驻扎的军营——满洲城(即新城街),一路小跑直抵府东街,攻击巡抚衙门(即省政府)。想不到的是,起义竟是如此顺利。


坚固的巡抚大门轻易被新军用条石砸开,巡抚卫队居然是“睡梦中被惊醒,披着衣裳,四散逃逸”,根本没有形成什么抵抗。暴动者很快涌到衙门二堂。此时巡抚陆钟琦出场了。


有关其细节至今存在争议。但可信的地方是,陆巡抚并未慌乱,而是强撑局面。于是,双方有一个极短暂的对局。陆留下的一句话是:“我刚来一月,有何坏处,尔等竟出此举?!”面对杀红眼的暴动者,陆的言语其实是色厉内荏,难持其危殆局面。可以想象其身边的卫队已经所剩无几,最可靠的是由其三子陆光熙护驾。
但陆巡抚这点力量已经是杯水车薪。聚集的革命军中有人喊:开枪!顷刻,父子倒在血泊之中。


原山西巡抚衙门、山西督军府

如今,笔者就居住于起义者进城的路途——东岗村附近。对于起义地点均很熟悉,但今非昔比,已经难以完整地还原当时情景。对于陆巡抚被杀这段公案,是起义者周密策划还是头脑发热所致,陆巡抚的权威之语已经不起作用,反而遭致了一阵乱枪。在枪声中,63岁的陆巡抚及其子均倒毙于血泊之中。笔者,由此想到影视片中刻画的一方人物,每到危险时刻总是大义凛然,仅仅靠着三寸不烂之舌,或者外来的一点策应,就能屡屡转危为安,让态势发生改变。然而,历史的真相往往是残酷、无情的,它让你一点也不要抱有幻想,也让人相信有不测会发生,这就是历史的特征。文艺往往害人不浅,往往编导是有罪过的。


还有想不到的是,三世同堂的陆巡抚家遭遇了灭门之祸。除了父子二人殒命外,在内室,陆妻唐氏和仆役万春先后被杀,陆巡抚十三岁的长孙陆鼎元也被刺伤。但还让义军意想不到的是,其余巡抚家眷竟然蒸发!后经搜索后才发现,衙署东跨院东墙上有一个新挖的大洞,答案不言自明。


原来,危急之中,仆人及陆巡抚家眷挖洞逃脱。大难余存者,计有陆巡抚长媳和她的三个子女、次媳陆光熙之妻施氏,还有她的八个月大的幼女陆士嘉和三儿媳。这些悲情家庭的剩余成员,后来均迁居其故乡北京,终于能够延续陆家宗脉。百年之后,我于百度搜寻,发现这个家庭中有两人很有名,一是陆士嘉,她是陆光熙留下的女儿,二战时期曾留学德国,后成为中国著名的流体力学家,曾参与创建了北京航空学院;她的丈夫是两院院士、清华大学副校长张维;


科学家陆士嘉及夫君、原清华大学副校长张维

陆士嘉有位外孙,是当代著名音乐人和央视的文化主持人,估计很多中国人见过他,这就是披着头发的高晓松。另外,被刺伤的那个少年陆鼎元,后来据说曾“在北京以出租小人书为生”。环顾整个辛亥革命史,巡抚一家殒命喋血,中国之大,仅此一例。从心理学角度分析,这个著名的家族很难彻底摆脱家族在山西的这段血腥历史的阴影。


新军在巡抚衙门的进展极为顺利,但在满洲营遇到了麻烦。几百清兵拼死抵抗,起义士兵不能得手。后来驾炮到城墙上合攻方才得手。如此,有关政权的主要军政机构全部拿下,起义于当日获得成功。


次日,新军紧锣密鼓,动议山西谘议局(今东辑虎营街山西省工会),在其两层砖混楼内召开紧急会议。学界、警界、军界和谘议局各界派代表参加。这是一场率草且火药味十足的选举,会议最终推举阎锡山为山西都督。随即,阎锡山在山西省谘议局建立了山西军政府,用黄帝纪元年号,称中华民国,军政府门前悬挂“八卦太极图”旗。

原山西咨议局,今山西省工会
山西军政府组织机构其是:

都督、副都督以下,分设七部,军政部部长由温寿泉兼任,副部长马开嵩;参谋部长黄国梁,副部长孔繁蔚;军令部长常樾;政事部长景定成;财政部长曾记刚,副部长徐一清;外交部长乔义生;司法部长张映竹,副部长张宴林、李凤翔。


都督阎锡山

从此山西易主,较早进入民国时代。是为举义果实。


——摘自《山西密码》


发布于 2022-01-10 10:3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