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爱玲的上海轨迹(五)——四大百货公司及朵云轩

张爱玲的上海轨迹(五)——四大百货公司及朵云轩

路线五:大新公司-新新公司-先施公司-永安公司-朵云轩

今天的地图

结束了漫长的南京西路之旅,我们今天终于来到游客们眼中的四大核心地带之一——南京东路。(另外三个是外滩、豫园、陆家嘴。( ̄▽ ̄))那么就来介绍一下历史悠久的四大百货公司和朵云轩。


景点1:大新公司(上海市第一百货商店)

地址:黄浦区南京东路(南京路)830号

大新公司

大新公司位于南京路与虞洽卿路(西藏中路)的交汇处,是香港的大新百货开到上海的分店。大楼落成于1936年,整体是现代主义风格,局部装饰呈现出中国传统特色;平面为方形,道路转角处作大圆弧处理;立面采用暗黄色釉面砖装饰,壁柱和窗间隔墙上下贯通,强调纵向线条。

大新公司旧照

建筑一共十层,一至四层为百货商场,五层为舞厅及酒店,六至十层为游乐场,另有屋顶花园和地下室。此外值得一提的是,商场的一至三层配置了两部远东最早的自动手扶电梯,搭一次四角钱,如有消费即可抵扣。(类似于现在的消费免停车费吗……真是先进的套路。(⊙ω⊙))

大新公司的自动手扶电梯

讲了这么多,然而我们今天的重点其实不在大新公司,而是位于大楼西北角的“大上海电影院”。ʕ•ᴥ•ʔ

这家电影院比大新公司早三年竣工。建筑为现代主义风格,外立面采用黑色磨光大理石贴面,八根空心玻璃柱构成纵向线条,内装霓虹灯管,每到夜晚会放射出绚丽的光芒。放映厅内配置了柏拉斯放映机、冷气压缩机、橡皮地板,在当时是第一流的电影院。

大上海电影院

改写〈色,戒〉那会儿,宋淇一度建议小张,或可将故事的主要舞台设在大新公司对面的“品珍珠宝店”(今世贸百货)——如此,王佳芝任务失败后,自然会逃往西藏中路的大上海电影院。然而过了半年,他意识到品珍这样的中国老式珠宝店与故事氛围不搭,放弃了该提案——大上海电影院,终究没能在小张的作品中出镜。

以及,虽说大新公司的规模及销售额后来居上,在今天看来是当之无愧的四大百货公司之首,但是小张的语境里并没有这个说法。从〈The Spyring〉到《小团圆》,她都只说“三大公司”——先施、永安、新新。可能是因为大新开业得太晚,或者是离另外三家公司稍微远了些,所以小张没把它们归为一类。

1953年,“上海市第一百货商店”入驻大新公司大楼,直至今日依然存续。尽管建筑内部多少流露出一种老式百货公司的逼仄感,但也算是四大百货公司大楼里混得最好的一栋了。╮(╯▽╰)╭


景点2:新新公司(上海第一食品商店)

地址:黄浦区南京东路720号

新新公司

新新公司建成于1926年,名字来自《大学》:

【苟日新,日日新,又日新】。

大楼高六层,属于新古典主义风格。立面横向分为三段——底层为骑楼柱廊,中央入口处有一对爱奥尼亚双柱;二至五层设有贯通式壁柱,开矩形窗,每扇窗户下方有矩形凹凸线脚装饰;六层挑出腰檐作为窗台,再围上一圈铸铁阑干;顶部有一座方形双层塔楼、两座单层楼亭。

新新公司旧照

新新公司的一至三层为百货商场,四层为粤菜馆,五层有茶室、旅馆、发廊,六层设饭店及剧场。另有一间用玻璃隔出的广播间“玻璃电台”,是中国第一座民营电台,每天放送六个小时的企业宣传。不同于主营洋货的先施和永安,新新的商品更偏重国货。而且,它还是全国第一家安装中央空调的百货公司。

玻璃电台

这栋建筑的设计团队是鸿达洋行,一家由卡洛里·鸿达(Charles Henry Gonda)创办的建筑事务所。

1889年,鸿达出生于奥匈帝国的一个商人家庭。他早年在维也纳建筑学院学习了一个时期,又辗转去到巴黎和伦敦。跟邬达克的经历类似,鸿达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代表祖国出战,被沙俄俘获,又趁着十月革命从西伯利亚的战俘营逃离,最终抵达上海。然而,由于鸿达在逃难期间结识了沙俄知名建筑师德米特里夫,并与此人的女儿伊芙多娅相爱及结婚,入场时间较邬达克晚了两年,自立门户则晚了三年,稍微错开了上海建筑行业的黄金时代。更为遗憾的是,他跟邬达克有过两次竞争,均以失败告终。

第一次败绩,是大光明大戏院。这栋建筑一开始是鸿达所在的团队“鸿宝洋行”于1928年设计的,不料两年后影院受“不怕死”事件牵连,被迫歇业。1933年,华侨卢根不甘心放弃这块地皮,斥巨资将老影院拆除重建。这回是邬达克洋行接手了该项目,将大光明电影院设计成了现在的样子。

第二次败绩,是国际饭店。1929年,四行储蓄会面向社会征集四行储蓄会大厦的设计创意,鸿达兴冲冲地提交了一张十四层高的摩天大楼的设计图,之后又把它改成了二十一层——可惜邬达克设计的大楼有二十二层,且外观更伟岸,因而鸿达的提案没能落实下来。╮(╯▽╰)╭

不过,尽管如此,鸿达及其团队仍然在上海留下了不少优秀建筑——除了新新公司,还有外滩的交通银行,苏州河畔的光陆大戏院,四川中路的东亚银行等。

第一代大光明大戏院旧照
鸿达提交的国际饭店设计图

小张的长篇小说《赤地之恋》中,有一段写黄娟和戈珊在南京路上散步:

【两人一同走了出来,这时候是在夜间十点多钟,但是现在上海没有什么夜市。尤其是在这中区,都是些商店与营业的大厦,一到了晚上,完全一片死寂。若干年来这些房屋都是些钩心斗角的商战的堡垒,然而也只限于日间,夜里是毫无人烟,成为一座废弃的古城。在那淡淡的月光里,只看见那些高楼上一只只黑洞洞的窗户;回教堂风味的白粉雕空门楼下,一重重的铁栅栏封闭着里面广大的黑暗。】

说实话,我这里有点拿不定,虽然直觉新新大楼的外观最符合她的描述,但也说不定是泛指那一带的几家百货公司。

新新公司

至于她说的“商战”,我最近读了几篇上海近代史的文章,倒是有些感触。那时候的四大百货公司真挺卷的,为了吸引客流简直无所不用其极。他们招聘女销售员和俊俏小生站柜台,将畅销品和滞销品捆绑售卖,提供免费配送服务,每家公司的门口还挂着一条英文标语——【Customers are always right.】这些经营策略日后被无数的百货公司争相效仿。

1954年,新新公司被改造成国营企业“第一食品商店”,专做食品零售。现在大楼的一、二层依旧是挨挨挤挤的老字号食品商铺,三层则新入驻了一批餐饮店,似乎是为了庆祝建筑动工一百周年。

内部环境

最后提醒一句,虽然这里一直很有人气,但我不建议大家在此购物或者吃饭。╮(╯▽╰)╭


景点3:先施公司(上海时装商店)

地址:黄浦区南京东路660号

先施公司

先施公司也是香港华商开到上海的分店,名字是英文“Sincere”(真诚)的音译,与《中庸》里的【先施以诚】双关。建筑于1917年竣工,在四大百货公司里开业最早。

大楼由德和洋行设计,初始高度五层,后加盖至七层。建筑整体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折衷主义风格,装饰多带有巴洛克元素。底层外围设有骑楼式券廊,每个拱门上面装饰着卷涡形锁石;二、三层为贯通式方形壁柱,夹着成排的铸铁栏杆,东南转角处加设爱奥尼亚柱;四到六层则是方形窗户及浮雕花饰;建筑顶部设有一座带时钟的三层塔楼“摩星楼”。

先施公司旧照

先施的一层出售日用百货,二层出售服装和绸布,三层出售珠宝首饰、钟表等奢侈品,四层出售大件家具,顶层平台为游乐场。它是国内首家明码标价的百货公司,亦是是首家对个人开发票的企业。几乎可以说,先施公司“从零到一”建立了一套百货公司的运作标准。

先施公司的减价广告

较之于其他几家百货公司,小张对先施似乎更熟悉些,因为她在小说里提到了具体的产品。

一个是《小团圆》里,蕊秋上先施给小莉购置的台灯:

【九莉洗了脸回到自己的小房间里,刚才忘了关台灯,乙字式小台灯在窗台上,乳黄色球形玻璃罩还亮着,映在清晨淡灰蓝色的海面上,不知怎么有一种妖异的感觉。她像给针扎了一下,立刻去捻灭了灯。她母亲是个学校迷,她们那时代是有中年妇女上小学的。把此地的章程研究了个透,宿舍只有台灯自备,特为给她在先施公司三块钱买了一只,宁可冒打碎的危险,装在箱子里带了来。】

还有一个是《相见欢》里,伍太太劝荀太太去先施买绒线衫:

【“你说要买绒线衫?那天我看见先施公司有那种叫什么‘围巾翻领’的,比没领子的好。”伍太太下了决心,至少这一次她表姐花钱要花得值。】

尽管只有文字描述,想必大家也能感觉到,先施公司的商品设计新巧,十分契合现代主义审美。我们知道蕊秋的原型是黄逸梵,伍太太的原型是张茂渊,她们都是对生活品质有要求的新女性,当然喜欢这些别致的、时髦的东西。两人的审美趣味,对小张影响深远。

先施公司的环球百货专区

1952年,先施公司停业。四年后,“南京路时装商店”入驻先施大楼。半个世纪以来,这家国营企业一度改名“上海服装商店”、“上海时装公司”,最终定名“上海时装商店”。(小张:必也正名乎?)前一阵子建筑外围维修,内部依旧照常开业,很多中老年人在里面试衣服,我们就没必要凑这个热闹了。


景点4:永安公司(永安百货)

地址:黄浦区南京东路600号

老永安公司
新永安公司

永安公司分为“老永安”和“新永安”,这里简单讲一下它们各自的背景。

1916年,华商郭东、郭泉兄弟从犹太裔地产大亨哈同(Silas Aaron Hardoon)那里租得土地,在先施公司对面盖起六层高的“老永安大楼”。1918年,大楼建成,一至四层开设各色商铺,五层用于办公会客,楼顶有花园“天韵楼”、塔楼“绮云阁”。

老永安公司旧照

老永安大楼的建筑平面接近方形,东北转角处作大圆弧处理。大楼外墙使用汰石子装饰,底部入口处有成对的爱奥尼亚双柱,顶部设有三层高的巴洛克式钟塔。开业以后,永安在英国和美国建立办事处,绕开代理商,直接跟厂家达成供销关系。为了引导消费,永安还创办了国内最早的企业生活类杂志《永安月刊》,又组织员工进行大型时装表演。(什么行为艺术……(。-_-。))

《永安月刊》

1930年,为了跟加盖到七层的先施大楼竞争,郭家的第二代当家人郭琳爽购入老永安大楼东面的一家茶楼“楼外楼”,委托哈沙德洋行建造“新永安大楼”。1932年,新永安开业,一至五层是常规商铺,六层以上作电影院、茶园及带舞池的游乐场“七重天”。

新永安的建筑平面为楔形,立面开矩形窗,饰以暗黄色釉面瓷砖。四层西侧有两座封闭式方形天桥横跨浙江路(浙江中路),与老永安相连。

新永安公司旧照
天桥

〈The Spyring〉中,故事的高潮安排在永安公司的一家珠宝柜台,所以对建筑内外的环境作了不少交代——包括入口处的旋转门、电梯旁边的体重秤、舞台灯光般的照明设施等。以及,事情败露之后,老戴立即冲出大楼,李莎露则从另一个出口撤离现场。她先是闯入一条高楼缝隙中的静谧小巷,又转进一条开着苏绣铺和纸料铺的卵石路——想必是从老永安东北角的侧门出来,穿过夹在老永安和新永安之间的浙江路,然后来到赫赫有名的四马路(福州路)了吧?(⊙ω⊙)

不过,小张五十年代的时候会这样写,其实是没有做足功课——她不知道在当年、永安公司根本没有什么珠宝柜台!过了差不多二十年,宋淇拿到〈The Spyring〉的英文打字稿,特地去信指出这个漏洞。于是原案作废,两人开始了为期三四年的关于〈色,戒〉的探讨。(⌒▽⌒)

东北角侧门

1956年,永安公司改成国营企业。老永安大楼依然是百货公司,不过先后更名“东方红百货商店”、“上海市第十百货商店”、“华联商厦”,直至2005年恢复原名;新永安大楼则先后开办了“第一医药商店”、“上海华侨商店”、“左丹奴品牌旗舰店”等,现在的主要商户是二星级酒店“七重天宾馆”和老字号餐饮店“七重天老上海餐厅”。(金门大酒店:突然觉得我也没那么差~ʕ•ᴥ•ʔ)


景点5:朵云轩

地址:黄浦区南京东路422号

朵云轩

朵云轩创立于1900年,最初是一家售卖信笺扇面的店铺,地址在河南路(河南中路)。店名取自〈新唐书·韦陟传〉:

【韦陟常以五彩笺纸书信,落款字仿若五朵云。】

开业之初,老板孙吉甫雇了一批擅长木版水印的技师,负责手工印制各色信笺扇面。在他的用心经营下,朵云轩的产品顺利打入上海市场,深受一众文人雅士的喜爱。

差不多是1959年,朵云轩的店址迁移至南京东路。之后的六十多年里,该品牌不断发展,逐渐成为如今的综合性艺术文化中心。门店有五层楼,一层零售文房用品、木版水印、珠宝首饰等商品;二、三层是画廊,做些古玩字画交易;四层不定期举办展览或讲座;五层专门办公,不对外开放。

二层展厅

另外,在朵云轩一、二层的中央,有一个大型装置艺术《朵云·行草》。该作以苏东坡的“云”字行草为底本搭建钢架,又采用传统书画绫布、搭配朵云轩自家的木版水印画谱和笺纸图案进行装饰,很有意思。各位即使不打算消费,进来转转也还不错,不比某些付费的展馆差。而且,从卫生间的窗台向外望去,可以看见对面弄堂的屋顶,有很多猫咪趴上面晒太阳。(。・ω・。)ノ

《朵云·行草》
超凶的小猫咪,太可爱了❤

好,重点来了哟。之所以介绍这个地方,是因为小张在〈金锁记〉的开头这么写道:

【年轻的人想着三十年前的月亮该是铜钱大的一个红黄的湿晕,像朵云轩信笺上落了一滴泪珠,陈旧而迷糊。】

因为这篇小说的知名度异常的高,朵云轩的品牌,也随之烙印在了万千读者的心里。

编辑于 2024-04-28 21:11・IP 属地上海・来源官方网站